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在2010年10月举办的“首届昌平区中小学生‘理想的乐章’朗诵比赛”中,我校共派出9名选手参加比赛,7人荣获一等奖,2人荣获二等奖。区前5名中有我校4人。 获奖学生名单如下: 丙组一等奖: 高二(15)班 刘 行 高二(7)班 赵梓同 初二(2)班 关 山 高二(2)班 崔灵一 初二(4)班 贾倩如 初三(8)班 那静垣 高一(13)班 何青清 丙组二等奖: 初一(4)班 刘 昊 内高(3)班 依哈巴尔 辅导教师获奖情况: 李峰华 、丁 玲 、孟秀娟 、王丽娟、周海莲、张卫、李春梅老师荣获辅导教师一等奖。 刘 颖、张松静老师荣获辅导教师二等奖
2010年11月17日,北京机械工程协会材料分会高级工程师吕德隆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神奇的材料科学与发明创新”的报告,副校长李岩校长及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师听了报告。 吕教授首先以自己的小发明“洗鼻器”为例,就一个完整的创新作品的诞生过程作了简要的说明,即:作品构思→作品设计→作品制作→商品化及申请专利。 吕教授介绍了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其对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简要介绍了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材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 吕教授的报告使技术组老师们有很大的收获,大家纷纷表示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领,探索和完善有实际单方的科技课题,促进本校科技教学和创新的发展。
我校英语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前往石景山参加了“张思中外语教学法”培训会。张思中老师是华东师大附中的特级教师,他所提出的十六字教学法“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和“心理优势论”为我们提供了在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心理素质与培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张老师不仅提供教学理论的指导,而且演示具体教学操作方法,步骤详尽,语言生动形象,还有专门设计的表格和统计表方便大家操作。张思中老师立足于我国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途径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和操作体系,值得借鉴和学习。 两天的培训,使我们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我们认识到,只有“讲究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的科研”,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将创造性地运用“张法”,并积极探索适合我校英语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2010年11月18日,昌平二中承担昌平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鉴定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我校共有三项课题参加结题鉴定,它们分别是李岩副校长承担的“以学校课程建设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实践研究——构建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课程体系”、李继阳副校长承担的“新疆内高班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葛继宁老师承担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上午8:20,结题鉴定专家组成员在区教科室孙福华主任的率领下来到学校。专家们首先审阅了各课题组提供的研究材料,然后对各课题逐个进行了结题评议。结题鉴定程序为:课题负责人宣读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补充发言→与会专家分别点评→主审专家宣读结题鉴定意见。上午分别进行了李岩、李继阳副校长负责课题的结题鉴定,午饭后进行了葛继宁老师负责课题的结题鉴定。 与会专家认为三项课题研究内容切合学校发展需要,研究过程清晰,研究成果丰富,一致同意结题,并分别由主审专家区教科室聂秀玲老师、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陈静主任、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室侯淑兰老师宣读了结题鉴定意见。专家们也分别对三项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诚恳的修订意见。 最后,李继
2010年11月17日,昌平二中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学校组织内高班师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早上八点学校领导及内高班的老师们便来到每个学生宿舍,为同学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下午,师生一起联欢,大家载歌载舞,校园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晚上,昌平区相关部门领导、昌平区教委领导、昌平二中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和师生一起观看了由内高班学生编排的一场精彩的庆祝晚会。
电话:010-69742458
政府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5号 邮编:102200
回龙观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跃园2区31号 邮编:102208
实验二小校区:
东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腾苑二区30号 邮编:102208
西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东区26号 邮编:102208
西环路校区:北京市昌平区西环南路31号 邮编:102200
育知校区:史各庄街道农学院东路2号院 邮编:102206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