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11月28、29日,教育部基教一司、《基础教育参考》杂志主编陈海东处长,中央教科所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吴安春教授率领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书记孟佳、《中国德育》主编杨一鸣、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策划编辑部主任戴联荣、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安德等全国德育规程修改项目组核心成员12人赴我校考察。 德育规程修改项目组成员首先听取了昌平二中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德育校长李继阳介绍了学校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思路,重点介绍了学校着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德育队伍专业化、德育管理规范化、德育活动系列化、德育方法多样化、德育内容层次化、德育渠道网络化建设的实践以及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和成效。 之后,专家们分别参加了初一年级《我爱我班》、初二年级《低碳生活我先行》、高一年级《成长·理想》、高二年级《不能丢弃的美德》、预科年级《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主题教育活动,并对每个主题教育活动做了精彩的点评;查看了大课间活动, 整齐划一的广播操,气势恢宏的跑操;随后与班主任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德育现状,倾听一线老师的呼声,真实反映中小学德育规程落实过程中的困惑,听取对《德育规程》的意见。
张鑫宇是昌平一中高二年级学生,他自小父母离异,与奶奶相依为命,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因患尿毒症及多种并发症住在解放军309医院ICU病房救治,生病垂危,巨额的医药费对于他和家人来说如灭顶之灾。 我校得知此事后,立刻通过各团支部向全体同学发出为张鑫宇同学捐款的倡议,并通过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宣传。倡议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烈响应,此次捐款共募集到人民币26205.8元。 11月29日下午,昌平二中德育副校长李继阳及团委书记王丽娜来到昌平一中,将捐款送到该校,表达了二中师生对张鑫宇同学的关切之情,祝愿他能够早日康复。
2010年11月29日上午,昌平二中内高预科年级2班班主任高伟和全班学生一起召开了一节感人肺腑的主题班会课。教育部基础一司及中央教科所《德育规程》修订项目组有关专家,李继阳副校长和学生处相关人员观看了本次主题班会。班会主题为《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共分两部分内容:感恩老师和感恩父母。班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发了学生对感恩的思考和共鸣,生动感人的故事更是让所有人潸然泪下,最后班主任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次向同学们提出了呼吁和期望。在整个课堂互动中,以师生互动为主导,科学有效地让生生互动以及学生老师互动,形成了一个最佳的效应场。主题班会感动了在场所有评委,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和好评。
2010年11月27日上午,昌平二中金帆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举办了“神州音色——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著名民族音乐家朴东生,中国广播艺术团党委书记、团长王书伟,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李壑,昌平区政府副区长方炎,区教育工委书记、教委副主任隋彦玲,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委主任李成旺等领导及专家和关心昌平二中民乐团成长、发展的各界人士观看了音乐会。 音乐会由一曲根据电视剧《大宅门》音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拉开帷幕,这首乐曲使用了许多京剧元素,选用完整的京剧曲牌、京剧打击乐曲牌,充分表现出了的京腔京韵,是电视音乐创作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民乐团的师生们精神饱满,用饱含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和娴熟的技艺为大家演奏,尤其是京胡绵长的抒情旋律,让现场观众很快陶醉于民族音乐的魅力。 接下来90多分钟的音乐会中,民乐团演奏了民族管弦乐《快乐的女战士》、轻快活泼的笛子协奏曲《红小鬼》、传统名曲弹拨乐合奏《三六》、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等,其中民族管弦乐《冬不拉与热瓦普》是由国家一级作曲、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指挥家学会副秘书长景建树先
11月24日,我校物理组赵兴泗、刘德顺、赵荣健、孙长生、刘超、王继峰、爱宁等教师在回龙观校区初三(1)班听了韩树山老师的《电学计算综合题解题技巧》一课,在初二(4班)听了刘芳芳老师《摩擦力》一课。课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讨论,圆满完成了本次听评课任务。
电话:010-69742458
政府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5号 邮编:102200
回龙观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跃园2区31号 邮编:102208
实验二小校区:
东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腾苑二区30号 邮编:102208
西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东区26号 邮编:102208
西环路校区:北京市昌平区西环南路31号 邮编:102200
育知校区:史各庄街道农学院东路2号院 邮编:102206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