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岁月无痕,由近至远;人生有迹,点线相连。从童年到青年,从青年到暮年,人的一生如同一条弦线挂在天边。那是时光的彩虹,那是生命的驿站,穿越时空,追忆 昨天,我们就会发现:那彩虹之所以绚丽,那驿站之所以温暖,是因为许多人、许多事给了我们底蕴、给了我们光泽、给了我们色彩、给了我们祝愿、给了我们力 量、给了我们勇敢…… 屈指数来,柔情滑落指尖: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家人给了我们亲情,是朋友给了我们友谊;是不幸给了我们成熟,是挫折给了我们坚定; 是苦难给了我们刚毅,是逆境给了我们成功。但在这一切之中,有一种原料是根基,有一种色彩是底色,有一种力量是支撑——这就是恩师的传道、授业、教诲、叮咛。 师者如父 何谓师道?借用印光法师一段话就是“夫人生大伦,其数唯五。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而父生,师教,君食,三者相等。何五伦之中,不列其师。不知 师有成我之德者,则属于父。次则诱掖奖劝,以达其材,则属于兄。故孟子谓师也父兄也。次则丽泽互益,如二月互照,二手互援,则属于友。”师道,由此可见正 是可与忠孝比肩的大伦。 依古人之见,师道、师严、师谊就高度概括了师生应有的关系,而后两者也常是师道的表征和更深层次的
转眼间离开昌平二中已经两年了。回忆走过的足迹,浸满了成长的欢乐和汗水,尽管艰辛,但它承载了我的珍贵的青春,见证了我为了理想奋斗的时光。高中这本书内容充实丰富,扉页留下难忘,结局依旧写满了感恩与铭记。 在昌平二中的高中生活,提升了我的知识水平,丰富了我的的人生经历,开拓了我的视野。我能够走到今天,特别感谢昌平二中和老师们。二中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高自我的平台,老师们孜孜不倦的努力帮助我们完成生命中最美丽的蜕变,化茧成蝶,让我们得以搏击蓝天,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美丽地飞翔。 老师 昌平二中的老师不但传授学生知识,还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高三时,贾丽辉老师教我们班英语。她平时和蔼可亲,对我们的生活很关心;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她对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每天早上在第一节课前,交齐全班的英语作业。二中制度一向很严格,早读时间一到,就要关校门,我因为早上喜欢晚起,所以几乎总是在关校门的那一刻,才匆匆忙忙跑进学校。于是我每天早上交作业本就像打仗一样紧张。终于有一次,我没按时交作业本,贾老师有些生气,她严厉地批评了我。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现在我在学习中一直力求完美,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大概就是高中时受
我曾经是生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苦孩子,由于家乡严重缺水,经济处于落后状态。村里没有人上过大学,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后就下地帮父母干农活,从此荒废了学业。 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让我好好学习以后考到首都北京。等学业有成以后回来建设家乡。使村子富起来。于是我从小便有了考到首都北京,改变家乡人民困境的理想。2002年5年级得我很幸运的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新疆内地高中班开启”。专门为了新疆发展培育人才。从那以后我就有了近期的努力目标。经过我的努力,我以全县前几名的成绩考入了县里唯一的双语教学班。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内地高中班。4年后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考到了首都北京。 下了火车,首先看到的就是前来迎接我们的教委老师和昌平二中的老师。北京的风貌震撼了我,宽阔的街道,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派繁华的景象。使我的内心有了一种冲动:—定要好好学习!使家乡摆脱贫困。 坐着校车很快就来到了令我心驰神往的昌平二中,我们在校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舒适的宿舍。这里的一切再一次深深的震撼了我。对我们关怀备至的校领导,和蔼可亲的老师,团结友爱的同学,无时不刻的温暖着我的心,让我们在这个陌生而温暖
在离家5000千米的首都,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在快乐中生活,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在磨练中成长,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在困难中坚强,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为自己的梦想歌唱。 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来自遥远新疆的一名学子。昌平二中,这个名字是我第二个家,因我在这里拼搏成长,因我在这里学会坚强,更因我的梦想在这里实现,在这里闪耀光芒。回想起刚来北京的2006年,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我的眼前浮现出了当时的一幅幅难忘的画面: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也是新疆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关注。自2000年秋季开始,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等12个经济发达城市开始留下新疆各民族孩子的足迹,人们开始听见他们欢乐的歌声,开始欣赏他们优美的舞蹈。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地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重大决策。它加强了各族间的文化和感情交流,增加了我们各族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我们这一群以坚强为翅膀,以拼搏为动力的孩子来到了昌平二中,来到了这个充满温馨和
转眼间我的中学时代已经过去十余年了,回首在二中的6年学习和生活,我想心里更多的是荣幸和感谢。荣幸的是我进入了二中特长班,感谢的是我在这期间所经历的有快乐,有欣慰,有迷惘,更有希望的日子。正是这些体验,让我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成熟起来。 92年,我进入二中特长班,这对于当时运动成绩并不突出的我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早就听说二中的特长班汇聚了一批精英,我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当时文艺、体育特长生都在这个班里,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都有过人的技能。在与其他班学生学习任务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每天下课后还要进行艰苦的训练。即使这样,每次考试排名,特长班的学生总是名列前茅。这一是和特长班学生不服输、争强好胜的性格分不开,再有就是多年的训练、比赛或演出经历丰富了大家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高。 当然,学习和训练兼顾是非常辛苦的。高中阶段我平时每天早上6:10起床,7点前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经过早自习、上午四节课和下午两节课后再骑车到田径场训练,直到晚上6点半训练结束,紧接着回家吃晚饭,赶在晚上7:20前到学校上晚自习,9点多才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和训练,就这样周而复始。因为训练需要系
电话:010-69742458
政府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5号 邮编:102200
回龙观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跃园2区31号 邮编:102208
实验二小校区:
东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腾苑二区30号 邮编:102208
西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东区26号 邮编:102208
西环路校区:北京市昌平区西环南路31号 邮编:102200
育知校区:史各庄街道农学院东路2号院 邮编:102206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