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岁在乙丑为母校八十寿辰庆典相聚老友而作 母校庆典,众师友八方来聚。 乐融融,几多自在,几多情趣。 慢条斯理数故事, 和风细雨拆旧迷。 堪回首当年我与你,好甜蜜。 挖沙石,抢着去;修操场,力何惜。 要全面发展,奋斗不息。 文体活动拔头筹, 教学改革扛红旗。 那光景,历历犹在目,怎忘记?
——谨以此表达对母校感激之情 爱, 父母师长记心怀。 扶弱小, 仁者德常在。 诚, 待人接物用真情。 信至上, 谦谦君子风。 静, 淡泊名利心气平。 三思后, 举止方向正。 勤, 孜孜不倦求学问。 为理想, 何惧艰与辛。 作者:朱文峰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1958届毕业生
我叫张琳琳,曾是北京昌平二中舞蹈队的一名队员。虽然我现在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对于那段在舞蹈队的日子却记忆犹新。我很庆幸能够加入到昌平二中舞蹈队,因为在那里,我不仅发挥了自己的舞蹈特长,用舞姿诠释了美的意义,而且还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自己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可以说,加入舞蹈队的经历让我受用终身。 要想跳好舞蹈,必须付出十倍的努力,必须要有肯吃苦的精神。当我第一天加入到五舞蹈队的时候,我们的舞蹈教练沈静老师就告诫我们“要吃得了苦,负得了责;受得了委屈,让得了荣誉”。这句话深深扎根于我的心中,成为我克服一切困难的法宝。昌平二中舞蹈队能够屡获殊荣,也是和我们具有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多少年来,我依旧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激励自己要奋勇向前。 记得当时的舞蹈队并没有专用教室,学生食堂是我们的训练场地,可升降的单杠是我们的把杆。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地方,我们在沈老师的带领下日复一日地刻苦练习着,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放弃。沈静老师对我们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帮我们把基础打好。比如说,压腿是最基本的舞蹈训练,但是沈老师会要求我们重复压腿很多次,而且每次都要做到位,不能偷懒。常常是训
听说今年是母校昌平二中八十周年校庆,作为一名受学校培养教育多年的校友,欣喜之余期盼着能为母校做点什么,想来想去,还是把母校对我的深刻影响记录下来,以表达我对学校、对老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辛勤付出的感激之情。 我在昌平二中渡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里,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这里,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中学生党员的荣誉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一步,也让我为保持荣誉不断的接受生活的历练。 1980年我入学到昌平二中初一年级(2)班,成为了一名住宿生。那时的宿舍和教室都是平房,冬天还要自己生炉子取暖;如果现在让我生炉子恐怕已经不会了,想想当时十一、二岁的孩子,大家都是自己做这些事,真是不容易。学校正对大门处有一座大殿,据说是孔子庙,学校盖第一栋住宿楼时我们曾经四十多名女生、一百多名男生住在里面,好是热闹。1986年我们离开学校时,学校还只有一栋住宿楼,现在恐怕已经找不见平房了吧。 我的初中班主任是蓝世骥老师,他永远是板着一副面孔,给我的印象是耿直、严肃,很多学生都很怵他,也许是我还算是个好学生的原因吧,我对蓝老师没有那种畏惧心理,时常能感受到他严厉中透
题记:今年是伟大祖国建国六十周年,也是母校昌平二中建校八十周年。我衷心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母校昌平二中再创辉煌! 岁月的流逝, 使我满头乌黑的头发增添了些许银色, 使我红润的脸颊下增添了几道细纹, 但我的眼睛还是那样黑亮有神, 因为我不会老。 瞬间的回忆, 把我带回到欢快的少年, 手举鲜花迎接着北京的解放, 打着腰鼓走在天安门前, 夜晚狂欢跳舞的影子, 好像昨天。 我是雄鹰,云中有志; 我是骏马,不畏路途遥远。 雄鹰的翅膀生来就是为了展翅高飞, 骏马的理想就是要奔驰向前。 曾经我在那个记忆中的一九五六年, 离开了那繁华的城市, 来到边远的昌平, 在艰苦的校园里做了一名辛勤的园丁。 生活虽然很清贫,但我无怨无悔; 因为,我爱上了这美丽的昌平和我可爱的学生们。 岁月流逝,光阴似箭, 因为我有一颗年轻人的心, 所以我不会老。 在有生之年, 我要用老黄牛的精神耕耘, 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永远。 今朝我虽已是满头白发,满脸皱纹, 但是因为我的心永远年轻, 所以我不会老。 生命不在于岁数的大小, 因为人们心中的印象会是真实不变的存在, 那是记忆的永恒。
电话:010-69742458
政府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5号 邮编:102200
回龙观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跃园2区31号 邮编:102208
实验二小校区:
东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腾苑二区30号 邮编:102208
西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东区26号 邮编:102208
西环路校区:北京市昌平区西环南路31号 邮编:102200
育知校区:史各庄街道农学院东路2号院 邮编:102206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