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大国重器与人工智能项目”特色课程走进北京昌平二中

2023-12-29 浏览量:2578

作者:郑美娜 | 文章来源:初三年级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场所场景构建、社会力量整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破解难点堵点,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切实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2023年12月22日,由中科学院、威盛人工智能研究院、少年科创编辑部共同发起的“科学素养提升计划之大国重器与人工智能”项目走进北京昌平二中,进行应用实践落地。昌平二中鲲鹏“1+3”班AI特色课程为学生赋能,开展“天眼系统与人工智能”主题学习和体验。

 

这一项目的实践落地,不仅是对我校在科学教育领域探索与实践的肯定,更是对我校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有力支持。

 

通过这一特色课程,学生们得以亲身体验和学习“天眼系统”项目,深入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原理和应用,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大国重器与人工智能”科学素养提升计划旨在通过大国重器和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融合与学习,培养、提高青少年在科技领域的综合素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青少年编程与人工智能启蒙”为引,通过与大国重器相关的科技前沿应用创新案例,让孩子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

 

活动当天,老师们通过“天眼系统”大国重器与人工智能项目特色课程案例,引导学生们自主搭建和探索中国天眼模型,培养他们的科技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们了解中国天眼的科技原理、构造及其特殊地理位置,解析天眼观测宇宙的原理,学习如何运用计算机视觉算法,更快的找到具有明显特征的宇宙电磁波波形图,以及学习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识别不同的波形图,完成程序编写和软硬件联调实现指定任务。结合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科技项目背后的故事。最后,学生们在课程作业中展示所学知识,锻炼动手能力。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融合理论与实践,让孩子们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最新科技,一起见证人工智能+教育的“新世界”。

我们深知,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启迪心灵、激发潜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大国重器与人工智能纳入学校的特色课程,将为中小学校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接下来,我们将以学校为依托,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等途径,将这一科学教育成果辐射到更广大的教育领域,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们受益。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施科学素养提升计划,我们将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富有创造性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人工智能的海洋中自由探索、畅游。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成为引领未来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扎实的基础、更出色的能力,迎接未来的挑战,创造美好的未来。

 

初三一班 党子童

“大国重器”活动感受

今天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主题为“大国重器•天眼”。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对“天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亲身体验了科技的魅力和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活动的理论学习环节中,老师以大眼看世界、听宇宙的声音、感受脉冲星的心跳等生动比喻,向我们揭示了“天眼”背后的神秘面纱。我了解到,“天眼”不仅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人类对未知宇宙的探索工具。它的每一个细节,如远离城市的选址、透光透水的面板设计、以及巧妙的馈源舱结构,都体现了科学家们的智慧和匠心。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南仁东先生的故事。他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一生致力于科技事业,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激励了我,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工作者的艰辛与不易。

在动手实践环节中,我们亲手制作了木质的天眼模型。同学们热情高涨,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老师在一旁耐心指导,详细解释每一个部件的作用和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动手实践的乐趣。

当我们的模型动起来时,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天眼”模型运转起来,我仿佛感受到了真正的“天眼”在宇宙中捕捉脉冲星电磁波的震撼。这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科技与创新的魅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满足感。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和快乐,更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面对挑战,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我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它。

展望未来,我将更加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对科技的热爱和好奇心,不断探索和创新,就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初三一班 李臻

今天下午,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科技实践活动,老师们以“大国重器 天眼”为主题,用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带我们走进了科技创新的世界。

在课堂的前半段,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天眼项目的基本信息和它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了解到了许多知识,比如认识到了天眼选址的巧妙与其背后电磁波的有关应用,可谓收获颇丰。当听到南仁东终其一生建设天眼的故事,看着宏伟的天眼实地拍摄照片,我不禁想到,自古以来,同一片天下走过无数的人,天空见证了无数个时代,人们仰望天空,接近天空,探索天空......正是得益于无数个像南仁东这样的人,文明得以伴着岁月一步一步向上,直向宇宙尽头,不曾停歇。

紧接着,我们开始自己动手操作,利用图形化编程和一系列与程序相兼容的配套steam部件制作微型“天眼”,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许多手工与编程的乐趣,同时也在和同学一起拼接零部件的过程中,学会了更多团队合作的技巧。尽管在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坎坷,比如程序运行不到位,自己训练机器行为遇到阻碍等,但也因此以小见大,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实际天眼建设的困难艰辛。

浩瀚穹宇隐无数奥秘,时代先锋寻文明真知,今天的活动既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的知识面,又让我们认识到了仁人志士在人类宇宙探索中所付出的无穷心血。中国天眼作为“宇宙灯塔”为人类宇宙探索指引方向,而今天的我们则立志以青年之躯为文明建设走出更远的道路。

 

初三一班 李轩宇

今天下午,我们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科技实践活动,活动以大国重器为主题,天眼为重点,带我们走进了科技的世界

课程前半段,老师先为我们介绍何为大国重器,随后开始课程的重点,中国天眼。老师从多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天眼的科学原理,如为了防积水,透光,重量轻,利用了一种特殊的三角板来建造反射面,还有可以实现聚焦效果的控制平台。这些无不让我感受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强大。当老师为我们讲述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故事时,我因他的爱国而感动。

随后,我们开始了动手制造的环节,我们根据教程拼出了一个天眼的木制模型,同时利用老师下发的小主机实现了人工智能识别的功能,在此过程中,我增强了我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体会到了许多动手与编程的乐趣,虽在模型拼接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同时我也体会到天眼在建造时的无数艰辛。

此次的活动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的知识,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人类在探索无垠宇宙时的无数艰辛。中国天眼作为当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未来,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人类在宇宙探索上越走越远。

 

编辑:王珽

审核:王洁睿

code

电话:010-69742458
政府街校区: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5号                        邮编:102200
回龙观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龙跃园2区31号     邮编:102208
实验二小校区:   
   东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腾苑二区30号     邮编:102208   

   西区: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东区26号     邮编:102208

西环路校区:北京市昌平区西环南路31号                   邮编:102200

育知校区:史各庄街道农学院东路2号院                          邮编:102206

code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