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一)挖根寻源
我的母校——昌平师范,今年已是八十岁高龄了。在这八十年中,“她”用自己甘甜的乳汁不知为祖国养育了多少优秀儿女。在您八十寿诞之际,您的优秀孩子们会向您献上厚礼。但您是知道的,十个手指伸出绝不会一样齐,我是您的小拇指,没有厚礼献给您,只想向您说些心里话,以表敬意,我想您是不会嫌弃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您的孩儿——我李廷森,在教育战线工作三十多年,为何能披荆斩棘,闯过一道道难关?挖根寻源——是您(昌平师范)养育的结果。我在昌平师范上学得时候,学校领导及老师们教导我们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此给我打下了安心教育事业的思想基础;多次教育我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使我懂得了从事教育事业不只是光荣,更重要的是任务艰巨;数学石瑞林老师就经常教育我们:“数学公式多、定理多……所以要多动脑,会动脑”。多动脑——就是要“勤”,把公式、定理要记在脑子里。会动脑——就是遇到哪类题,马上知道用哪个公式或定理去解它,不能用一个个公式钉进去瞎碰,浪费时间。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移植到教育工作上来。有了母校给我的以上三点,若把我比作风筝,这三点就是风筝线,把我和母校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若把母校教给我的三点比喻成给我的“一个指南针”,它使我在教育战三十多年永不迷航;若把母校教给我的三点比喻成“一把万能的金钥匙”,它使我轻而易举地打开了三十多年遇到的各式各样难开的锁。我的母校把我培育成一粒种子,希望我在教育战线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试金石
一九六零年正是我们国家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小学教育需要大批教师,我们虽然刚上两年师范,但由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急需,要求我们刻不容缓地奔赴小学教育战线。我们班的辅导员季友清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愿意去离家远一点的学校还是近一点的学校。他提出的问题,像在我脑海里打了一场无硝烟、无声响的战斗。从个人利益讲,谁不愿意离家近点,何况当时我家里是老的老,小的小,都需要我照顾呢。但我当时马上想到: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又想到自己在作文或开会发言时常说,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给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要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走下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再有,我们经常唱的一首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里安家……”我不能说得呱呱叫,行动不对号,所以我决心不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我果断而简单地说了四个字“服从分配”。闯过了思想试金石这个关。
(三)罕见的“考试”
过了一关又一关,关关的考验:下面我即将介绍的是古今中外罕见的“考试”——其试卷长达五十华里,“考试”既不用笔答,也不用口答,而是用脚答。您看到这儿肯定会感到莫名其妙,我劝您抱着一颗好奇心,耐心往下看就知道了:柳元、王金廷同学和我等七人被分配到昌平县最北部的深山区——上庄学区。当时我们坐汽车只能坐到小汤山,下汽车一问戴手表的人已经八点多。我们开始用脚答卷。答到秦城,刚答完试卷长度的四分之一,约二十几里,而且是试卷最容易的部分。下一步进入最难作的部分。这回您知道罕见的考试的内容了吧。我们从秦城步入了去上庄的山区之路——道路高高低低、崎岖不平,开始我们还乐呵呵的,有说有笑,渐渐说笑声小了,我们背着铺盖卷上面的脸盆放着碗、筷、牙缸响声大了。答卷的脚与腿也累得不听使唤了,鼻子和嘴呼哧呼哧也拉起了风箱。这时我想起毛主席在《七律--长征》诗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下决心不到目的地是软蛋。但怎样解决其他同学的疲劳呢?这时我又想起石老师的“多动脑”、“会动脑”启发我联想到:红军长征时的宣传队的作用。我有意颠起铺盖卷,使脸盆内大富翁、筷子、牙缸碰撞脸盆,有节奏的声音更大了。我对家住上庄的王金廷同学说:“咱们把铺盖上的响声当竹板,你见景说情好吧!”王金廷同学欣然答应了。于是只听他立即说:“叫同学你快快走,仔细听前面就是钻凿岭……”同学们好奇地问:“为什么叫钻凿岭呀?”王金廷气愤地说:“这是日本侵略中国时强迫当地人用人工开凿的,湖门的稀有矿石就是从这条路运走的……”同学们听了,更加深了对小日本的仇恨,激发了同学们行军的劲头,忘掉了劳累,起到神奇的效果。于是我又催促王金廷接着说:“叫同学你接着听,前面就是牛蹄岭……”他的话语像给我们吃了兴奋剂,推着我们往前走,不一会到了牛蹄岭,见路旁真有一块卧石上有一个很深的牛蹄印,我们不可思议地说:“真是太神奇了!”我们不敢久留,赶路要紧。这回王金廷不用别人催,主动地说:“叫同学你听我说,咱们要趟十八道河……”“哎呀,还得趟十八河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问。“我说的是雨季。”此句提示了我:要做想不到的困难的思想准备。王金廷解释说,“咱们已穿过十一道了,还有七道旱河。”果然过了七道旱河,来到上庄中心小学办公室,行程五十里,长达六个多小时,有四个人完成了这“罕见的答卷”。柳元、朱惠和我喝了几杯水,由上庄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解广同志带领我们仨人西征,继续答卷。路上解书记对我们说:“西片有三个村——海字、湖门、花果山,距中心有十多里咱……”我听了默默地想:山区的村名起得多么好,说起朗朗上口,富有诗韵。到了花果山,柳元同学被留下了。我风趣地对柳元同学说:“你这回就是当代的孙悟空了。”逗得几人哈哈大笑。我们伴随笑声继续往西北走了一里多路,终于到了目的地——海字小学,累计行程六十多里,共花八个多小时,胜利完成了这次罕见的答卷,没有给母校丢脸。
(四)从零开始
我在母校学了些书本的知识,及便学的教育学也是纸上谈兵。所以实习,在教学经验方面我是从零开始的。受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和母校教我的“多动脑”的启发,我由单纯向老师请教,变成:请教、听课、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并做到学而不厌;“会动脑”:我只举一例:实习时,我教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教学。识字教学的三要素——音、形、义,字形是重点,我由枯燥无味,通过让学生多写几遍的方法记字形,改成用简短、生动、形象的话语记字形。如:“虽”字我教学生“扁口咬个虫”学生爱学易记,比惩罚形式——多写几遍效果好百倍……
我的实习总结,母校有关领导及老师看了,在第四届师范实习前提供给了他们,供他们参考;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把实习的点滴经验教训总结成了我的宝贵财富,为我今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迈出稳健的一步
实习结束后,我由海字小学调到中心小学,接一个我事先不知道的乱班。乱到何种程度我只举三个实例,您就可想而知了:1、班主任上每节课前必须先说段《西游记》,而且学生们都围讲桌去听;2、有次,课前学生将教室的门半关着,门上面放着盛垃圾的土簸箕,当班主任去上课,一推门,土簸箕正好扣在老师头上,全班同学哄堂大笑;3、有的男生当着女生的面敢给男生扒裤子……和我一起来的同学被调出中心了,但恰巧还有母校第一届毕业的焦振启,担任这乱班的科任老师,我找到他,详细了解本班情况。当时我这个教育战线的新兵,确实感到头痛。面对现实,我思绪万千:这时我想起了母校教育我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我若有一点不正确的想法都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不忠,更无法完成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艰巨任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若有一点放松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祖国未来不负责。因而智取华山一条路——只许抓好本班,不准……怎样才能抓好呢?首先要抓本班主要矛盾——纪律问题。毛主席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教育更是如此。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好比过河——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即方法问题。我在“多动脑”“会动脑”的启发下,开展了——一讲、二学、三行动、四评选的活动。
一讲:讲革命英雄遵守纪律的故事;二学,学革命英雄的好思想;三行动:学英雄要落实在行动上;四评选:以上三点谁做得好评为新的班委干部。评选的时候只看现在表现,不评述过去如何。我带头讲,学生们人人准备,个个宣讲。我早已摸清了哪些人是过去带头与原班主任作对的小闹手,但是有工作能力,我暗暗帮他们找材料,帮他们准备,争取评上,以便成为我管理班级的小助手。我的想法如愿以偿了,原来的小闹手,多数成为了我的小助手。为了使他们真的变成好学生,我给他们担任的工作都加上“代理”二字。如:班长,叫代理班长,经考察一段合格再去掉“代理”二字。说来也巧,正在我们班开展上述活动的时候,由于校内教室紧张,需要一个班搬到一个冬不暖、夏不凉,四季不能进阳光的校外东屋去,这个东屋的位置是:上坎是大队部;下坎是合作社,同院有多户人家的大杂院,距厕所很远……对校领导来说是个棘手的问题,我知道这个消息后主动要求我们班去,领导得知了我的目的后,高兴地同意了。在搬教室之前我结合这个教室的位置,对同学们讲如果还像过去乱班时的那样,大队干部及全村人很快就会知道,我们就给学校抹了黑,而且耽误了你们自己——因为小学基础打不好,中学肯定好不了。结果是四不满意——你们家不满意;学校不满意;大队干部不满意;你们长大懂事了也会不满意,反之会四满意。与此同时,我又请了大队干部、学生家长代表给学生讲这方面的道理,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网。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一通百通,我们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班委干部的“代理”二字很快就去掉了。我母校教教育学的孙老师连续听了我两天课,对于我的授课及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学校应以教学为重点,我由接班时抓纪律逐渐转到以教学为主——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争课内外结合;学了知识与应用结合;现在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工作相结合……如:我教珠算加、减、乘、除法教学生应用口诀打算盘外,我还教学生应用小扒皮、大扒皮来打,学生易记,打得快,学起兴趣浓。学习正比例,带领学生到室外利用树影测树高,学生既有兴趣,所学知识记得牢。上庄村是个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的地方,我指导学生歌颂家乡,热爱家乡,将来更好建设家乡。学生写作文,是语文知识——字、词、句、篇及标点等的综合应用,既有利于复习、巩固所有的语文知识,也有利于把学生现在的刻苦学习与将来更好的建设家乡,建设祖国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学校领导为了推动全学区的教学工作,让我们班做课,讲《饲养员赵大叔》。我把作课的前后过程,又变成了提高我自己及推动我班进步的有利机会。
我的教学得到了领导的信任,我由五年级接班,到六年级本应换有经验的老教师把关。我万万没想到让我跟班走。说好听的我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说通俗点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抱着有志者事竟成,变压力为动力,决心争取不给母校——昌平师范抹黑。我在“多动脑”、会动脑“指导下,此班毕业全市统一考试全县统一判卷,在上庄学区来说,取得了较好成绩,平均分在上庄学区最高,优秀率最高,上庄学区考上昌平一中共四人,我班占三个:刘少云、刘丽萍、李宗龙。刘少云数学还得满分,据在上庄学校多年教毕业班的老教师米有田说:“市里出题,全县统一判卷,得满分的多年来在上庄学区还是第一个”。上面叙述的上课小闹手真正变成我的小助手,也都取得了家长、学校及他们本人三满意的优良成绩,这时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我想您还会问,那几个小闹手后来怎样呢?您接着往下看,我会如实地向您介绍。
(六)永不停步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迈出第一步并不难,难的是我在第一部分——(一)挖根寻源中综合母校教育我的三点指导下永不停步。
我参加工作由教小学到教中学,再到被调到昌平教师进修学校抓教学。我首先想到的是:对我的要求更高了。我的责任更大了,自己更应加倍努力工作了。因为过去是别人听我的课,辅导我。现在变成我去听别人的课了……
我多年抓中年级即小学三、四年级语文教学。刚开始我发现中年级语文是最不好教的——不是教材太深不好懂,而是承上启下的特点,老师不大容易把握。我下去听课,发现从低年级跟上来的还是以识字教学为主;从高年级下来的突出高年级特点,学生不易接受。我每次听完课在评课时总是对授课人说:“……学生存在问题,应在授课老师身上找原因,越找越聪明……”,同样,中年级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我这个抓中年级教研员身上找原因。于是,我通过深钻《小语大纲》,紧密结合中年级语文教材,写出了突出中年级语文教学特点的文章《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段式教学》。此文,不仅受到全县中年级语文教师的欢迎,我除去在全县东、西、南、北中片宣讲外,还有不少学区多次邀请我去讲,此文还先后分别登在了县《教育信息》及《小学语文教学经验选》上。我由此文也得到了北京教育学院抓全市中年级专家宁德宗、陈春瑞的赏识——把我吸收到市中年级核心教研组中,北京远郊区县只有我一人。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件大喜事,因为又为我的学习提高创造了极好的机会。我在向别人学习的同时,同样分担试验课题。如:八十年代中期分配我的试验课题是《怎样修改作文》,我没有延用传统式老师独自修改的方法,而是大胆试验老师怎样教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宁德宗、陈春瑞两位专家几次听了我们的试验课,肯定了我们的做法,因而让我在北京教育学院阶梯大教室向全市各区县中级语文老师讲。
(七)开花、结果
我在(一)“挖根寻源”中最后一句写道:“我的母校把我培养成一粒种子,希望我在教育战线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没有辜负母校的希望——我一九六三年参加工作,一九六五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在多种报刊、杂志上,累计发表几十篇文章,有的还登在了首版首条;还有若干篇被区级、省市及全国级书籍中选用。我还被北京市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更使我欣慰的是,我参加工作第一年接的乱班,经过艰苦努力,使几十名学生步入正轨,最终都成了国家有用的人才。我在(二)“迈出稳健的一步”中提到:挑头与原班主任作对的小闹手刘洪参加工作被调到成人教育局以后,一天到我家,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幸亏当时是您接了我们这个乱班,不然我们这些人就‘完’了……”他的话既有对我的感谢之情,又有他们幸运之意。刘洪还向我介绍了用土簸箕放在门上,扣在老师头上的刘顺,不仅当上了教师,入了党,还被提拔为上庄学区抓教学的教导工作。介绍了当着女生面敢给男生扒裤子的刘少云被提拔为上庄小学校长,还教育自己的女儿也当了教师。他还非常高兴地介绍了徐万忠被提拔为北京市地质队党委书记,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总介绍别人,你呢?”在我的追问下,他才说自己是成人教育局一个科的科长。
……
在我的母校——昌平师范,八十寿辰之际,我回忆了母校把我培养成能披荆斩棘、闯过一道道难关,做了一件件对人民有利事的人民教师,我心里感到特别幸福,这难道还不是幸福的回忆吗?!
作者:李廷森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1963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