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晨雾漫过燕尾脊时,
我触摸到红砖古厝的脉搏。
嘉庚先生的笔触,
在檐角勾勒出海浪的弧度,
那些飞檐下的岁月,
沉淀成闽南语里的平仄。
石语学巷 舟影文澜
集美学村
晨雾漫过燕尾脊,
红砖古厝在掌心震颤心跳。
嘉庚先生的海浪凝固成檐角,
飞檐下数百年潮声
被闽南语切成细碎的平仄。
鳌园石刻的裂缝里,
先辈的骨血仍在镌刻经纬。
龙舟池
鼓点撞碎水面,
波纹将倒影织成双重时空——
百年前的书页在涟漪中舒展,
今朝少年衣襟溅起浪花,
如同散落的、未写完的诗行。
文脉溯江 蜀烟归箧
三苏祠
古柏替缺席的诗人续写狂草,
曲水中漂浮的酒杯
盛满千年后的月光。
我们赤脚踏过青苔石阶,
让蜀地的文脉顺着脚踝攀上脊梁。
乐山大佛
渡轮切开江水时,
佛掌纹路抖落层层叠叠的朝代。
鸟鸣与涛声缝补的经卷里,
山是佛,佛亦是山,
我们拾起坠落的时光残片,
补全历史课的注脚。
群山合拢前,
火锅蒸腾的雾气偷藏了半阙蜀烟。
宽窄巷子的剪影在书包里生根,
竹海涛声被压成
标本——西南最后的馈赠,
是学会与褶皱里的温柔告别。
文脉刻竹 山水承新
宏村水系
八百年前的水流经掌心,
在指缝写下族谱。
白墙吞下暮色,
青瓦吐出炊烟,
徽州将自己折叠成一幅未装裱的水墨,
而我们成了画中游走的闲章。
屯溪老街
炊烟从马头墙裂缝溢出,
慢炖着《清明上河图》的残卷。
当指尖抚过砖雕的温度,
才惊觉所谓活着的历史,
不过是前人掌纹与今人指纹的重叠。
归程的航班载着星辰与梦想,
我们回望鹭岛渐隐的轮廓。
昌平二中的校徽在胸前发烫,
那是母校赋予的荣光与期许。
少年当如鹭鸟击长空,
以知识为翼,以奋斗为桨,
将研学所见所感,
熔铸成逐梦的力量。
未来的日子,
我们要做时代的弄潮儿,
让母校的名字在拼搏中闪耀,
用青春的笔墨,
书写属于昌平二中学子的华章,
以赤子之心,
成为撑起祖国未来的脊梁!
编辑:王珽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