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为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的指示,进一步推动昌平二中法治教育建设,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近距离感受执法部门的法律气氛,2020年12月4日,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昌平二中开展了一系列法治教育活动。
高一5班的全体学生在年级主任孙浩宇、班主任宫宁、张烁老师带领下前往昌平区人民检察院进行参观学习。
人民检察官张伟同志首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检察服务中心,详细介绍了包括视频接待室、信访接待室、宣告室等基础部门窗口,对心理咨询室以及法律援助室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做了具体解说,还特意向学生们介绍了心理咨询室的特殊之处——浅绿色的墙壁和温馨的布置。
在检察院办公楼,张伟检察官配合精心制作的展板展开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到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分为八个业务部门和三个行政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彼此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又分工合作,极大地提高了检察官们的工作效率。
之后,大家进入检察院图书馆,由张伟检察官进行法律科普讲座,向同学们讲解什么是宪法,宪法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意义分别是什么。张伟检察官深入浅出,将宪法规定的内容与学生们的学校生活联系起来,强调了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遵守校园秩序,尊重他人等等。生动形象的解释和对比一下子将学生们的生活与宪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同时也让同学们意识到宪法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是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保护着我们。
讲解完毕后,检察官还为同学们播放了王俊凯探访最高人民检察院的VLOG,让大家跟着他的脚步一起“打卡”了最高检检察史陈列室、检委会会议室、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未成年人检察厅。
最后,张检察官耐心地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惑。利用事例帮助同学们捋清检察院、公安、法院的区别和各自的功能作用。在有同学问到如何成为一名检察官时,张检察官详细介绍了要求和其中的辛苦,同时也鼓励同学努力学习法律,欢迎学生在未来加入检察官队伍。这次的参观学习活动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法律的种子,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保护好自己,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大政方针,法律尊严与地位不可侵犯。高一6班的全体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进昌平区人民法院,近距离感受司法的阳光和威严,参观法院、了解法院、“零距离”接触法院。
大家在李娜法官和朱莹莹法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法院诉讼大厅。在这里,朱莹莹法官结合一系列配有图片、内容丰富的展板向同学们重点介绍了什么是扫黑除恶专项工作,扫黑除恶专项工作三年来的总体情况和成绩。看着照片中穿着防护服,坚守在岗位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同学们真正感受到了法务人员攻坚克难、案件结清的决心。
随后,同学们走进第四法庭——少年审判法庭。刚进入少年法庭时,同学们的脸上大多是兴奋、好奇,在李娜法官的提示下,同学们很快发现少年法庭的设置区别于一般法庭,充分体现了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保护。放置在法庭中间圆桌法台,它的弧度象征着拥抱;暖黄色的主调色和平等的座椅让人感到温馨、放松。这些贴心的设计使严肃的氛围中充满了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也诠释了少年法庭墙上“教育、感化、挽救” 这则标语的深刻含义。
在少年法庭里,负责少年审判工作的法官通过真实案例,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少年审判的特色工作,包括心理疏导、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前科封存和社会观护。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好奇、兴奋的神色也变为了认真、严肃。
有同学参观完毕后感慨,如果不是这次活动,可能自己都不会近距离接触法院,走入法院内部去了解我国司法运作过程,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弥足珍贵,也让他产生了以后从事法律工作的念头。
作为昌平二中“12.4宪法日”普法系列活动之一,我校有幸邀请到知名律师事务所郭宏律师现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讲堂,政府街校区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到报告厅现场聆听。
郭律师从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最为密切的几个方面入手,图文并茂地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并不时地记录着重要的法律知识。
在讲座之后,同学们通过观后感等形式总结了此次听会的感想与收获。通过本次普法活动,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即时辨别出有损自身权益的行为,运用掌握的知识保护自己的安全与权益。
言为心声,同学们真正认识到了法律的力量
法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法治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位置。此次活动中,中国政法大学准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中心志愿者们走进昌平二中,为昌平二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情景剧。
法大学生表演了情景剧《翠花的故事》。该剧讲述的是学生翠花被诬陷偷钱遭到校园暴力的故事。故事中,霸天和翠花就学校论坛发布的“翠花偷钱”的谣言,欺凌翠花。最终老师鼓励翠花勇于反抗,不要默默忍受。面对校园暴力,首先学会掌握安全自救,然后向家长老师求助。不要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也不要成为校园暴力的纵容者,向校园暴力说不!
夜间酒后驾驶送朋友回家,却在途中不幸发生事故,被告人应当受罚吗?情景剧后,法大的同学开始了模拟法庭环节,用一个生动的案例,为同学们还原了法庭上真实的流程,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公诉人和辩护人之间的激烈交锋,也为大家打开了神圣的法庭的神秘面纱。
最后一个环节,是有趣的知识小竞赛,通过几道题目,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宪法的有关知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宪法。整个普法活动一直气氛热烈,妙趣横生的故事和学生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喜爱和喝彩,同时引发了同学们对法律的思考;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时更是展现出了当代少年聪慧好学的特色。
这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普法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正如政法大学学生所说,“在这短短的几小时中,我们希望带给你们的是一把通往法律之门的钥匙,这把钥匙不需要你们去打开多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的大门。作为一个渴望自由的人,我们只希望你们能拿着这把钥匙,吃亏时可以用它捍卫自己的权利,不欺善、不怕恶。”并表示期待以后中国政法大学能继续携手昌平二中,以发展的眼光,法治的思维,务实的态度,为普法教育在未来的进程中取得突破性的实效而努力奋斗。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法治观,学校组织开展了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讲话精神。总书记言简意赅又通俗易懂的法治理念,让同学们获益良多。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表示,近年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要在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昌平二中组织学生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聚焦当前我国法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我国法治人才储备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针对当前法治热门《民法典》,学校也组织了专门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把握时事要闻,与时俱进,做法治校园里的先锋队。同学们在学习之后茅塞顿开,深刻认识到了我国法治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
利用此次宪法日机会,昌平二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普法活动,充分发挥了青少年有好奇心、有学习能力的特性,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开拓了眼界,又加强了他们预防犯罪的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法律素质和宪法式思维习惯,同学们用手抄报的方式,记录着自己在法律知识上的进步。
在推进法治教育的工作中,昌平二中十分重视对社会法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对接社会法治力量,为学生的法治教育添砖加瓦。借此宪法日活动机会,二中联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在帮助学生全面梳理系列普法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系列普法活动的汇报会。以学生为主体,展示本次系列普法活动的收获,落实自己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法治教育活动让知法、懂法、守法的信念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受到法治工作者们的感召,同学们在教室里、在图书馆,小心翼翼捧起《宪法》,齐声诵读重要内容,让法治思想伴随着他们的朗朗之声传遍了整个校园。
通过此次诵读《宪法》活动,同学们学习了宪法知识,感悟到宪法权威,并为弘扬宪法精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本次12·4国家宪法日普法系列活动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有序组织,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法治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聆听法治工作者的教诲,这是一次无比生动的法治教育课,也是昌平二中法治教育工作中的一抹亮色,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力量。贯彻了昌平二中“全面发展、多元成才”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培养爱生活、善思辨、明事理、重情义的现代中国人”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全体二中人将继续前行、不辱使命,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敬畏法律、服务人民、贡献昌平的青年才俊。让党和国家放心,让昌平百姓放心,让全体二中学子们放心!
编辑:王珽
摄影:李 建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