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这是必然
在北京市高考的赛场上
排名前二十的“盲盒”里
藏着怎样的惊喜
翻开答案
昌平二中
用实力与底蕴
让优秀成为必然
这不是偶然
而是三年时光沉淀的答案
是清晨教室里翻动的书页
是晚自习笔尖下流淌的思考
是老师们在作业本上
留下的红色批注
也是操场上奔跑时
掠过的风
当录取通知书上的墨迹渐渐干透
那些藏在分数背后的故事
才开始苏醒
......
离开二中的时候,灰色的天空正降下濛濛的雾。钥匙在锁孔中铮铮转动,记忆像窗外白蜡树上的露珠,在不经意的震颤中碎入泥土。那脑中预演过无数次的场景,恍然来临却是这样草草随意,只好把千言万语写进雾里,任风吹散我的笔迹。
不过......那间教室的地板上,还留着最后一次值日时扫帚的划痕;大黑板上,还写着临走时给下一届的寄语;储藏柜里,还藏着偷偷放进去的“四季颜色”和大蒲公英的遗迹......二中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一届届学子在这里领略积淀,也写下自己。
刚入学时,我不太适应,沉默寡言,比较封闭。后来在昌平二中开放包容与团结互助的氛围里,我渐渐融入集体,也开始探索自我。
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我阅读了大量文学书籍,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小诗,爱上了用笔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神奇。
在生物老师的帮助下,我观察并记录了校园中的植物,编成《昌平二中植物志》,不仅拓宽了生物学视野,更加深了我对生命的感悟。
在体育老师的支持下,我与其他同学组织了二中特色飞盘联赛(盖有之矣),在酣畅淋漓的运动中释放压力,增进友谊,强健体魄,研究物理(真的)......
在竞赛课上,我增强了学习与思考能力,打开了看问题的思路;在研学活动中,我了解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帮助我贴近社会实际(再给我几个动词我还能写)......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成长,也“染”上了昌平二中那独特的气质——开放,大气,灵动,还有一点恰到好处的松弛。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我已不在意分数——不论这一场考试结果怎样,我已在二中拾得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只此便了无遗憾。
高考出分的那一刻,短暂的惊喜过后,更多的还是云淡风轻。回想各科老师的辛勤付出,以及这几年来的默默积淀,偶然的背后似乎也有必然。还记得我为了一篇上不了40的语文作文写了一稿又一稿,老师一次次细心地指出我的不足。“没有进步”四个字包含了多少委屈,无奈,甚至绝望。“多看书,多思考,多梳理思路。”在老师这句话的指引下,我从经典中汲取深邃思想,通过列思维导图强迫自己理清逻辑,深入本质,同时以小议论段的写作磨练写功,作文有不小突破。其它学科的例子也有很多。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与正确的努力方向,都是学业进步缺一不可的。能“遇见”昌平二中,我实在很幸运。
我想,如果让我有机会在二中再度过一天,这一天应当是这样的。早上走入教室,先拉开窗帘,让不知道会是什么颜色的朝阳照亮屋子,然后推开窗(得用点劲),让干燥或湿润的空气涌进来。先别急着开灯吧。体育课躺在操场上看看流云,看看挂在塔上的白天的月亮。看看操场一角那片盛开的苜蓿,找找躲在绿叶下面的小绿蛐蛐(运气好还会找到红脊长蝽)。晚自习前到操场上溜达一圈,看看奇妙的晚云。夜深人静时在二中的路灯下站一会儿,想象黑天里正飘着雨丝。路灯的光很浪漫的。
—— 高三13班 刘卓
二中给的
从来不止分数
她给你从容应对未知的底气
也给你探索世界的勇气
当高考的盲盒拆开
无论结果指向哪一条路
你都能自信地迈出下一步
因为在这里
你早已长成了有根的人
编辑:胡锐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