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2024年4月28日,恰逢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昌平二中初三年级学生受邀参加清华大学周年校庆活动。作为清华大学在昌平区的唯一一所生源基地校,昌平二中已连续多年向清华大学输送优秀人才。如2023年的胡羽桐、管安祺,2022年的龙藤、杨舒婷,2020年的周俊娇,2019年的于洪飞,2018年的付思南,2017年的杨瀚思等。
同学们落座于东大操场,共同观看了第六十七届“马约翰杯”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开幕式,各个院系代表队伍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让同学们无不感受到清华学子的活力。毕业50年校友代表方队更是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到了一代代清华人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的奋斗与努力。
紧接着,同学们来到人文馆参观。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在一件件由清华校友捐赠的展品中,我们听到了社会的脉搏。每一位同学都像是近代史上的第一批西方留学生,不断吸收着新奇的科学知识和浓厚的历史文化。
下一站,同学们来到了李文正馆,这里是由著名华人实干家李文正先生投资建设的,是清华大学的图书馆之一,在这里,同学们被了清华的学术氛围深深感染。或安静排队,亲手制作出纪念品;或静坐桌旁,在书海里无限徜徉。
同学们来到图书馆老馆。红墙砖瓦,映出的不仅是叶隙间朦胧的影,更是清华图书馆自建馆见证的那段风雨漂泊的历史。
同学们来到了校史馆。在这里,清华大学110多年的历史宛若卷轴般铺现,在零星几字中认识清华,在寥寥几笔中读懂清华。下午是令同学们最为难忘的自由活动环节。我们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清华校园中,去往自己最为向往的地方。走进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堂等地,我们沉浸于艺术的美好;走进众多开放实验室,我们惊叹于科技的伟大。
此次清华之行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活动虽然短暂,却在每位同学的心中都种下了一个清华梦。旅途虽有终点,但同学们从中学习到的清华精神会伴随他们一生。相信在昌平二中强大的师资力量下,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二中学子们定会不遗余力地前行,最终圆梦清华,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感言
伴随着春风的尾声,我们参加了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活动,继而在清华园中畅游。清晨,我们在西大操场的观众席上见证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活动的开幕式。土木系、机械系、精仪系……每个院系的方阵队迎面走来,气势宏伟,让人应接不暇。在人们的激情与热血中,校庆运动会活动正式开始,而我们也开启了遨游清华的旅程。首先,我们参观了人文博物馆,见证了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科技进步的艰难路径,看到了数不胜数的中国学者为了让祖国富强而奋斗,有了他们的呕心沥血才有了富起来、强起来的今天。接着,我们游览了校史馆,看到了清华建校的历史,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清华中为祖国奉献的伟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这些伟人一生的写照。中午简单的小憩后,我们便开始自由活动。我与同学组队到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实验室参观。各种设备仪器映入眼帘,不禁让我们感慨万千。因时间不知不觉地走了,我们也意犹未尽地回到集合地点。水清木华意兴浓,学府芳辰正葱葱。这次清华之行,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激发了我努力认真学习,为梦想奋斗的决心。
初三年级学生——孙元昕
初次步入清华,我领略了高校风光。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各个院校的方阵齐声呼喊自己的口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些回归的校友。他们有的头发花白,但都用自己的声音呼喊着“我爱清华”,表达着自己对清华至死不渝的情感。经过一条幽深的小路,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身上那茂盛的枝丫仿佛诉说着清华学子拼搏的历史。路的尽头就是科学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几尊雕像,他们是清华学子,也是帮助中国度过那段黑暗时期的功臣。他们目视前方,眼中是坚定的信念,激励着更多学子想他们一样为民族大业贡献力量。兜兜转转来到了图书馆,图书馆里面的图书数不胜数,馆中尽是书本的香气,不仅沉醉其中。下午,我来到了生命学院,了解了先进的流式技术和 PCR 技术,拓展了我的眼界。
初三年级学生—— 刘嘉骐
今年是清华大学第113周年,在校庆时分,我们再次来到清华大学参观。步入大门,还是一如既往的震撼,翠绿的古树与高大的建筑,彰显着清华的特色。我们首先来到清芬园,品尝了清华的特色早餐,菜蔬清新可口,生煎包等也令人回味无穷。出了清芬园,我们走向了东大操场,一路上绿树成荫,马路横纵交通,人流涌动,建筑物一栋接一栋,好像没有尽头。进入体育场,"无体育不清华"六个大字映入眼帘。红色跑道在阳光下格外亮眼,绿茵场地嫩绿青翠,让人感到活力无穷。随着运动会开幕式的开始,整齐的方阵一个接一个地步入操场,每个学院的学生都在用坚实的步伐展现澎湃与激情。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清华大学的活力四射和朝气蓬勃。开幕式很快结束了,我们来到了人文学院,看着一件件历史展物,伴随着老师的讲解,我们仿佛回到了晚清时期,增进了对历史的理解,感受颇深。 参观一流学府怎么能不去图书馆呢?图书馆庄严的黑色大门和洁净的窗户,让人感到宁静与舒适。无数珍藏图书向人们诉说着清华的典雅。
吃过午饭,我们又参观了清华艺术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让人感到文化艺术的力量,借助介绍,我们学到了很多艺术知识。
清华不愧是中国顶级学府,通过本次参观,我对清华产生了向往之情,这也激励了我,努力学习,向顶尖大学奋勇前进!
初三年级学生——杨天佑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校庆活动。这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庆典,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考的时刻。清晨,随着阳光的洒落,清华大学的西大操场变得热闹非凡,“马约翰杯”运动会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我置身于激动人心的氛围中,目睹了来自不同专业与学院的学生们洋溢在脸上的青春与活力。他们在阳光下像一棵棵挺拔的松树,展示着清华学子特有的风采。这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清华学子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参观了人文博物馆。馆内的展品无不显示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底蕴。从早期的学堂建筑,到各个时期的学术成果和名人书画,每一件展品都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接着,我们来到了校史馆。走进校史馆,仿佛穿越了一段历史长河。从清华学堂的诞生,到今天的国际化学术殿堂,这里见证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着清华大学不平凡的历史。我深深地被清华大学严谨治学、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打动。这里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自由活动时间,我和同学来到了生物技术馆,这里集中展示了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走进科技馆,仿佛置身于一个未来的世界,高科技的展品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和魅力。我深深地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赞叹。
这次清华校庆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它不仅让我对清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感动和启示,不断前行,不断追求,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而努力奋斗。
初三年级学生—— 牛春晓
编辑:胡锐
摄影:初三1班李轩宇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