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丹枫迎秋,十月的京城秋色宜人。2023年10月1日,昌平二中内高班学子,通过系列活动,游京城、观遗址、迎国庆、共祝祖国好!
“万艘龙哥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大运河,沟通南北,贯通古今,是中华文化的线索、是民族精神的图腾!迎着秋风,内高学子来到了大运河遗址公园“白浮泉”。
白浮泉,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被誉为北京的“精华”。它具有浓厚的历史沉淀、文化精髓和独特的风景名胜,在北京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白浮泉最早初始于唐朝,取名于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今皆浮云空自流,而我独洗尽清泉”,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尊严所彰显,一直被视为北京的一大景点。
在龙泉禅寺内,设有“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陈列,讲述有关白浮泉的故事。寺庙后院,有6通明清时期的石碑,其中5通是记载修建都龙王庙的石刻历史纪录。
在白浮泉遗址上建立的九龙池,共有九个由花岗岩雕刻而成的龙形喷嘴,水流经由这里喷涌而出,汇聚于深潭,这就是曾经燕平八景之一的“龙泉漱玉”。
大运河两岸的古老建筑和美丽景色,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风情,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大运河沿线的护堤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每一朵绽放的花儿都庄严地为这条历史悠久的大运河增添几分魅力。
沿着大运河漫步,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时而被清风拂面,时而被温热阳光照耀,令人心旷神怡。
期间,同学们一起体验了诸如蹴鞠等古代游戏,其乐融融,感受古代运河沿线文化。
大运河流淌在历史长河中,孕育着无数的传说和故事,而这些传说和故事,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运河的一部分。
“屹立雄姿融草木,长存古塔慕蒹葭。”银山塔林,作为辽代佛教文化的典型建筑,被誉为“燕平八景”之一,坐落于昌平区城郊,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诉说着朝代更替、文化延续的奥秘。
同学们跟随导游的脚步,在导游的精彩讲解中,走进那段历史。顿时,历史的长卷,在每个人的脑海铺展。高塔上的“舍利子”、塔层的寓意等等奇妙无穷的知识,让同学们不得不惊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几千年沧海桑田,江山依旧,宝塔依旧。中国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就那样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驻足观望的同时,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打卡留念,给远在新疆的家人讲述塔林的历史故事。同学们穿上景区提供的古代服饰,共同穿梭在历史长河中,合影留念。塔林之旅,既游览了美景,又增长了知识,可以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课!
“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习近平同志的嘱托犹在耳畔,二中内高班学子,沿着人民军队进步的脚印,来到了中国航空博物馆。
馆标区屹立着雕塑引人注目,“矢志强军、筑梦空天”字样熠熠生辉!几架战机穿梭在空军军旗之间,表达着人民军队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坚定信心!
在空中飞梭的歼-12,似雄鹰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底座处,镌刻着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的题词“志在蓝天”!馆标区正前方,是四架伟人座机,它们是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操劳,献身党的事业的见证!
来到主路线,巨型雕塑“英烈墙”。在飘扬的旗帜前,是三代空军人的头像,以及象征着希望的胜利之火,飘扬的旗帜上,镌刻着对人民空军事业较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它们共同组成了雕塑的主体部分。
绕过主体雕塑,便能看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为国捐躯的空军英烈!
足足三面墙,诉说着中国人民的赤子之心,诉说着人民空军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诉说着人民空军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的光荣历史!
走向主场馆,一路上是“英雄大道”,从“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到革命年代浴血奋战,11座雕塑,集中展现了人民空军发展历程,两侧陈列的特种飞机展区通向主会场钱的巨型雕塑——“利剑”!
它是工农红军、革命人民刺向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势力的一剑,它是人民解放军、工农子弟刺向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一剑,它是刺向盘踞朝鲜半岛、挑衅危害祖国安全的美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胜利一剑,它是中国人民走向复兴,实现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一剑!
航空博物馆,是用全新的视角带领内高学子,重温祖国发展历程,增强爱国主义意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政治课堂!
系列活动不仅增强了二中学子的爱国主义意识,加深了同学们对“两个结合”的认识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扬帆新征程,二中学子也将不辱使命,用过硬的本领,投入到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编辑:王珽
审核:王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