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 仁爱 博学 笃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节,踏着丰收的鼓点,如约而至。9月29日,昌平二中内高班学子,在这金秋送爽的时节,在学校的组织下,开展了系列活动喜迎中秋团圆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月饼,形似中秋夜最圆的那轮月,象征着阖家幸福、团团圆圆。9月29日上午,内高班的同学们在食堂阿姨的指导下,齐聚食堂,学习并制作月饼。
在食堂的后厨,同学们头戴白帽、戴着口罩和手套,认真做好制作前的准备。食堂阿姨认真详细地介绍了月饼的制作过程和细节。同学们认真学习后,个个跃跃欲试,手和面团,用模具制作出花朵的图案,更有“熟能生巧”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制作,大家喜气洋洋,其乐融融,一派祥和团圆的气氛。
不久,一个个圆润的月饼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同学们个个精气神十足,俨然已是“能工巧匠”。当然也不乏“千层月饼”和“饼中奇葩”,逗得同学们前仰后合,喜笑颜开。
月饼的香气,伴着同学们期盼的目光,飘出烤箱。同学们满怀期待的打开烤箱门,小心翼翼地拿出月饼,骄傲地向大家展示并邀请大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李校长和大家站在一起,品尝同学们制作的月饼,和大家合影留念并称赞同学们“心灵手巧”,向大家讲述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
“大美昌平,相约居庸”!昌平区坐落着素有“天下第一雄关”美誉的居庸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核心要塞,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千年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打开昌平人民乃至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反对外侮的历史之门的钥匙!
9月29日上午,同学们齐聚报告厅,一起观看由昌平区主办的“居庸山月”长城文化节活动视频,一起感受长城悠远的历史演变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9月29日晚,同学们来到“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登长城观灯赏月,诵诗词喜迎中秋!
“天下第一雄关”匾额熠熠生辉,楼下一片喜气洋洋,美丽地灯展吸引着同学们驻足观看。“功夫熊猫”“十二生肖”一个个中国名片、一个个中华图腾在灯匠手中“活”了起来,牵动着一个个跳动的中国心。
居庸关长城,雄浑壮阔,在太行山的脊梁上蜿蜒曲折、犬牙交错,一草一木诉说着昌平人民乃至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历史、一楼一阁间历史厚重的气息迎面袭来,一砖一瓦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
登上居庸关,一览祖国山河!一派“壮美”景象映入眼帘、令人震撼!奇妙中秋夜,居庸关长城华灯溢彩,像一条雄壮的巨龙沉睡在在太行山的臂弯。一轮圆月挂在深蓝的苍穹,俯视着祖国江河!同学们纷纷拿起手机,打卡居庸关中秋圆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学们爬长城、吃月饼、诵诗词,和随行老师、同学们合影留念,留下属于二中人的中秋记忆;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中秋奇妙夜”,和天山南北的家长和亲人共赏中秋圆月!
途中,李校长不辞辛苦,陪伴同学们爬长城,亲切地和同学们交谈、合影留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晚上,同学们回到了校园,晚间同学们在班级观看了新疆电视台“中秋晚会”,与故乡亲人共同庆祝中秋节!
经过一天丰富精彩的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身在他乡,却胜似故乡”,在昌平二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诗词文化之美,感受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源远流长!
新征程上,昌平二中内高班学子也将秉承“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毅力和决心,奋发图强,勇毅前行,向热烈的青春、向祖国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用实际行动践行“厚德仁爱、博学笃行”的校训,用优异的成绩投入“新的百年”伟大征程!
编辑:王珽
摄影:内高师生
审核:王洁睿